皇帝写奇联
古代人们过春节,只在门上挂一块画着门神或写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子,叫做桃符,用来避鬼避邪。五代时,后蜀国王在桃符上题过“新年纳余庆,佳节号长春”的对联。自此以后,春节在桃符上写春联就兴开了。春联从写在桃符上演变为写在大红纸上,正式定名为春联,却是从明太祖朱元璋开的头。
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,一年除夕,忽然传旨各地:凡公卿世家,门前需加春联一副,朕亲自出观。第二天朱元璋微服出宫,边行边观赏各家的春联。忽然发现一家门上未贴春联,就打听原委,当他知道这是一家阉猪为业的人家,自以为业贱难写,朱元璋就亲自提笔给主人写了一幅:
双手劈开生死路,
一刀割断是非根。
对联虽没提阉猪之事,但“阉”字的意思都包含在里面了,众人齐口称赞。过了一天,朱元璋又路过这家门口,见门上仍无春联,心里很纳闷,命人去问,才知道这家主人因为知道是皇上的御笔,已贴在神龛上供起来,朱元璋听后大喜,特赏了这家主人三十两白银。从此,贴春联的习俗就兴盛起来。
财主改春联
旧社会,有位财主略通文墨,好以文人自居,其母生日恰逢大年初一,故年年大开宴席,喜贴春联。其母六十大寿那年春节,请账房先生帮其写了一副与祝寿相关的春联:
天增岁月人增寿;
春满乾坤福满门。
财主看后一想,既是过年,又是给老母祝寿,应改动一下再贴。于是他要求帐房先生将上联改为:
“天增岁月妈增寿”
这上联改了,下联也得改,又吩咐帐房先生把下联改为:
“春满人间爹满门”
帐房先生惊呼:“东家,怎么能这么改?”财主正色道:“爹对妈不是很好的对称嘛!’过往的路人看后,无不捧腹大笑。
老中医创奇联
为他人求安康。清末年间,湖南湘乡有位老中医兼开药店,他每到年节在自己药店门上贴一副春联:
只求世间人莫病,
何愁架上药生尘。
这位老中医在辞旧迎新之际,不为自己求富贵康宁,却祈祷众生健康幸福,其精神可嘉,令人敬佩。
公厕贴奇联
1932年,四川成都北门大神庙公厕门上,有人贴了这样一副春联:
任他盖世英雄,入此门,还得低身下气;
凭你齐天大圣,闻其厕,只宜屈膝弓腰。
这副对联语句通俗易懂,对仗工整,音韵协调,情趣幽默,语意双关,读之使人忍笑不禁。
道教八仙合体字对联
对联艺术中最奇葩的要算合体字对联了。
所谓合体字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个字组成的汉字。
由合体字组成对联已经很奇葩,而道教八仙合体字对联更称奇葩。一幅合体字对联居然把八位神仙的名字和特点都编在一首诗中,古人的心思之缜密精巧可见一斑:
释文:
钟离点石把扇摇,果老骑驴走赵桥,洞宾背剑清风客,国舅瑶池品玉箫;
彩和手执云杨板,拐李先生得到高,仙姑敬奉长生酒,湘子花篮献蟠桃。
这样的对联真是耐人寻味,妙趣横生。
合体字成语春联
现代人深受启发,别出心裁,举一反三,把富含吉祥寓意的四字成语组合成合体字春联,如下图: